据了解,卫华巷命名于1972年,有不少人曾经猜测圪塔寺是卫华巷之前的名称,但据考证,二者并不是同一条街道。据居民介绍,圪塔寺是指从卫华巷到东县门的这一带区域,圪塔寺的叫法要追溯到清朝。雍正年间的《西安城图》中就有一条名为“圪塔寺巷”的街道,这条街道就与如今的卫华巷紧紧相邻,地图上写的是圪垯寺,如今门牌上写的是圪塔寺,指的都是东县门一座寺庙,庙前的小巷就被命名为圪塔寺巷。
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圪塔寺的传说。相传清朝有一位董姓官员,他不但仕途不顺,家庭生活也不如人意,多年落魄,不堪重负,最终遁入空门。他将家宅里的一间房改建为庙堂。有人路经此地听说他的故事后,为他送了副对联:“归佛出家却在家中住,解脱苦海仍在海中游”,横批“空空实实”,对联中透出董姓出家人心里对凡尘仍有解不开的疙瘩,这被认为是“圪塔寺”名称的来由。
如今靠近东县门的这一段,明显标注为卫华巷,里边大部分门牌却是圪塔寺。寺庙早已不知所终,圪塔寺留下的只有依稀可辨的红砖路。圪塔寺原址附近,现在是碑林区幼儿园、民办的民兴中学、圪塔寺社区服务站,巷口则是碑林区教育局。
评论